1. 抚顺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战国、秦时为辽东郡。 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都在这里建城筑堡。 明代抚顺城建于高尔山。 有“扶绥边塞”之称,“顺”意为“引导蛮夷”,抚顺也因此成为辽东战略要地。
抚顺也是满族崛起和清朝建立的地方。 公元1605年,努尔哈赤在抚顺新宾建立赫图阿拉城,并在此称汗,从而拉开了清朝历史的序幕。
抚顺素有煤都之称。 这里的煤层厚度达130米,是世界上罕见的厚煤层之一。 它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煤矿城市。 仅新中国成立后,抚顺就为国家贡献了10亿吨以上的煤炭。 抚顺西#天矿曾经是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七大煤矿。
凭借资源优势,抚顺在清末开启了辉煌的发展历程。 1901年,抚顺开始大规模采煤,1902年开通有轨电车,是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一个开通有轨电车的城市。 到了1930年代,抚顺已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也是解放前中国(均为关外)少数几个通管道燃气的城市之一。
1934年的抚顺火车站
抚顺不仅是煤都,也是包括石化、特钢等在内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挖掘机产量曾占全国45%,生产了第一吨铝、第一吨镁、新中国第一吨硅等。 第一吨特殊钢、第一台机械挖掘机均诞生于此。
抚顺是我国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发源地。 新中国第一桶页岩油就是在这里炼制的。 在大庆油田发现之前,抚顺各大炼油厂均以干酪根页岩为原料炼制人造油,其产量占当时全国产量的50%以上。
抚顺特钢厂是新中国特钢工业的摇篮。 这里诞生了第一炉铬不锈钢、第一炉高温合金钢、第一炉高速钢、神舟系列飞船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在抚顺诞生。 可提供特殊钢材。
抚顺铝厂,我国铝、镁、硅、钛工业的摇篮,曾生产共和国第一吨铝、第一吨镁、第一吨工业硅、第一吨钛。 1957年抚顺铝厂产量占全国的99%。
抚顺因煤而生,又因煤而衰落。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经济发展失去动力,替代产业跟不上。 随之而来的是一波失业和裁员浪潮,然后是人口的缓慢流失。 2020年抚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3%。 当时位居全国人口负增长前两位,10年间人口减少了27.67万人。
抚顺已经从辉煌走向落寞。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直辖市、全国第18大城市、辽宁省第四大城市,到现在成为五线城市。 2000年,抚顺地区生产总值8000万元,居全省第五位。 到2024年,全市GDP仅为927.7网络投稿。 20多年来仅增长100网络投稿,位居全省第九位。 它的GDP总量还没有珠三角一个城镇的规模大。
当前抚顺正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加大高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碳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投入,延伸乙烯、丙烯、C4、C5等石化产业链,相信抚顺未来能够凭借这些新兴产业走出经济困境。
抚顺也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拥有许多值得游览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赫图阿拉古城位于抚顺新宾县永陵镇。 它是清朝的第一个首都。 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都出生于此。
清永陵位于新宾县永陵镇,是清朝皇帝的祖陵。 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均葬于此。 是清代关外三墓之首,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抚顺雷锋纪念馆是雷锋工作、生活和殉职的地方。 纪念馆内藏有雷锋纪念碑、雕像、墓地、雷锋遗物、照片等文物400余件。
以大伙房水库为中心的萨尔浒风景区,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是古战场。 努尔哈赤指挥的以少胜多的“萨尔浒战争”就发生在这里。 这场战斗打开了金朝称王的大门。 中原之始。
西#天矿是亚洲最大的#天煤矿所在地。 坑内自下而上有一圈圈铁轨,是抚顺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2、本溪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部,北接沉阳、抚顺,西接辽阳、鞍山,南接丹东。 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著名的煤铁城。
本溪历史悠久。 人类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寺庙后山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就证明了这一点。 战国时属燕国,秦时属辽东郡,后属高句丽部落。 唐朝灭高句丽后,属安东都护府。 清末设本溪县,1949年设本溪市。
本溪,因湖而得名的城市。 本溪湖是一个水面不到15平方米的水潭,却在吉尼斯纪录中排名最高,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湖泊。 本溪之名由此而来。
本溪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煤炭生产基地。 拥有亚洲最大的#天铁矿和亚洲最大的竖井煤矿。 1921年,本溪煤铁公司成立,开始专业化生产。 这里的煤炭是优质炼焦煤,生铁低磷、低硫、机械性能高。 特性,被誉为“人参铁”,是生产兵器的主要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本钢在支援抗美援朝前线和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批镍铬枪钢、枪钢、共和国第一批不锈钢、第一批梯形弹簧钢。 第一代汽轮机叶片钢就是在这里生产的,并用于我国第一辆汽车、坦克、拖拉机,以及后来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潜艇、第一艘运载火箭。 本钢生产的原材料
由于本溪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完整的煤铁生产体系,1949年建国之初就被列为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在本溪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闪亮的一页。
如今,许多建于20世纪初的老高炉工厂已规划成为本溪湖工业遗产群。 它们被列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中国早期工业的发展历史。
本溪也是一座生态城市。 它地处辽东山区,山高林密,河流纵横,环境优良。 森林覆盖率高达76.31%,居辽宁第一、全国前列。 这里水资源丰富,是辽宁重要的水源地。 辽宁三大水库中有两个在本溪。 全省90%的城市饮用水来自这里。 水源含氧量居辽宁第一。
环龙湖库容34.6亿立方米,是辽宁省最大的水库。
本溪也是一个著名的地方。 说书艺术家田连元、导演张良、擅长画虎的冯大中、歌唱家苏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曦等都是本溪人,或曾生活和工作过。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
本溪教育氛围良好,高等院校众多,基础教育更是可圈可点。 本溪中学是辽宁省非常有名的中学。 已培养出十多名全省高考状元。 十几年来,高考成绩始终位居全省前三名,在全国百强高中中排名第34位。 但遗憾的是,由于经济不景气,离开这里的孩子很少回到家乡。
本溪和东北许多老工业基地一样,也经历过资源枯竭和转型的阵痛。 煤炭是本溪经济的半壁江山。 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煤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大量破产,大量工人下岗。 这使得产业结构单一的本溪经济雪上加霜,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
2010年,本溪地区生产总值860.4网络投稿。 十年后的2020年,本溪GDP仅为810网络投稿,不升反降。 经济总量在全省14个市中排名第10位。 2024年,本溪经济回升,实现8000万元,超过抚顺,位居全省第八。
尽管本溪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但一直在努力转型经济。 2008年,辽宁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在市区与沈阳之间建设生物医药新城。 作为本溪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亮点和延续产业,规划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1000亿。 人口增长到100万,并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中华药都”。
目前,中国药科大学已投入超过130网络投稿。 中国医科大学、沉阳药科大学、秀秀药业、东北制药、天津天士力等120余所高校和知名医药企业入驻,新型医药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并已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从公布的2024年经济指标来看,以医药为主的国家高新区仅实现GDP 45.91网络投稿,同比负增长5%。 在全市七县中排名倒数第二。
本溪经济衰退,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本溪是一座山城,面积狭小。 市区与工业区之间没有纵深。 污染曾经非常严重。 20世纪80年代,这里被称为“卫星看不见的城市”。 后来,随着空气质量治理力度加大,空气质量有所好转。 有了明显改善,但城市建设债务较多,城市陈旧,没有可以利用的商业街,缺乏大型商业建筑。 唯一的万达广场还建在一堆老住宅区中间。
本溪是一座幸福感浓厚的城市。 虽然经济不发达,文化生活平庸,但人们的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却很强烈。 这里的房价不高,每平方米才5000多,消费水平也较低。 餐馆的饭菜很糟糕,打车起步价只要6块钱,还有三家三级医院。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退休的地方。
本溪是一座山城。 这里群山环抱,太子河穿城而过,街道在山间纵横交错,建筑鳞次栉比。 可谓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具有独特的山城格局。
平顶山是本溪山城的制高点。 站在山顶,可以俯瞰城市全景。 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山上还有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碉堡群。
本溪市区缺乏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既不繁华也不时尚。 然而,在城市之外,到处都是令人惊叹的风景。 素有“燕东风景区”之称,是枫叶之都、温泉之都。 城市。
温泉寺群山环抱,环境优雅。 昔日清太祖努尔哈赤常来此狩猎。 他的猎犬感染了疥疮,去温泉“泡痒”。 没几天,毛毛就长新了,病也好了。 努尔哈赤非常高兴。 此泉名为“狗儿汤”,名扬天下。
塘沟位于本溪县草河张。 这是一片风景优美的森林地区。 杨靖宇曾率领东北抗联联军驻扎于此。 这里的温泉水压高、水量充足、水温为辽宁省最高。
本溪还是林业部命名的“枫叶之都”。 这里有中国最美的枫叶。 每年10月初,这里山色红润,林木染红,景色迷人。
老边沟是一个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地方。 夏季凉爽宜人,秋季满山红叶,风景秀丽原始。
关门山是本溪最早的赏枫胜地。 山峰险峻,怪石林立。 被誉为“东北小黄山”。
本溪水洞是亚洲最大的天然溶洞,全长3000米。 地下河终年无尽,清澈见底。 钟乳石形状各异。 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溶洞之一。
五女山位于桓仁县境内。 它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的第一个王城。 山上至今仍可见许多历史遗迹,是世界文化遗产。
九顶铁煞山山势险峻,森林茂盛,古木参天,洞深。 是中国东北道教的发源地。
大雅河漂流位于桓仁。 乘坐皮划艇顺流而下,不仅可以体验惊险刺激,还可以欣赏河两岸的风景。 是避暑的好去处。
南天门位于本溪市南芬区。 其峰石陡如刀斧。 电影《英雄儿女》曾在此拍摄。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季风,让我们一起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