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

在之前的文章中,笔者跟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江苏省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比如江苏省的苏州市、南京市、徐州市等。 今天我们来说说江苏省淮安市。 淮安市是江苏省重要的区域城市,也是江苏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目前,淮安市常住人口超过400万,共辖7个区县。 那么,淮安市七个区县的区划框架是如何形成的呢?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粮食大省、人口大省。 据2020年统计,江苏省总人口已达8400万以上。 在全国各省份中,这个人口基数都非常高。 我国所有省份中,人口超过8000万的省份仅有5个。 2024年,江苏省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二,达到12.29万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水平。

从GDP总量来看,江苏省甚至超过了世界上一些中等发达国家。 从人均经济来看,江苏省也很强。 目前,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俗称“十三太保”。 它们是: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盐城市、淮安市、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 其中,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从区域来看,江苏省由苏北、苏南、苏中三部分组成。 江南地区属于标准的江南文化。 它在饮食、口音、风俗、建筑风格等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比如甜味、昆曲、园林等,很有特色。 至于苏中地区,则是标准的江淮文化。 江淮文化从各个方面都堪称自成一派。

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等地,很多方面距离北方较近。 比如徐州的饮食、口音等都与中原、齐鲁非常接近。 笔者的朋友是一位来自徐州的女孩,非常能吃辣。 用方言说话时,很接近山东鲁南的口音。 苏北的地锅鸡和辣汤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标准的北方口味。

江苏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2024年,江苏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53.8亿斤,首次突破750亿斤,位居全国第8位,并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江苏省在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淮安市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之一,也是江苏省第11大城市。 2024年,淮安市粮食总产量492.93万吨,成为江苏省粮食主产区之一。 2024年,淮安市蔬菜产量464.2万吨,可供应江苏各地。 2024年,淮安市常住人口将超过450万。 2024年,淮安市户籍人口将超过550万。

2024年,淮安市GDP总量将超过4700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水平。 目前,淮安市辖4区3县,共辖7个区县,分别是: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区县。 那么,淮安市七个区县的区划框架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国的省制起源于元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元朝行省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划分国家,将全国划分为南北各十三行省。 其中南直隶管辖江苏、安徽、上海等大片地区。 17世纪中叶,清朝逐渐确立统治后,开始进一步调整各地区的划分。 南直隶地位降低,改名江南省。 江南省人口多、面积广、经济发达、水网密集,不利于管理。

康熙六年(1667年),清朝废江南省,设立江苏省、安徽省。 江苏省成立后,区划进行了多次调整。 至乾隆年间,江苏省已形成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淮安府8府、3直隶府、1直隶府的区划格局。 。 、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府、海州、通州、海门厅。

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规模的物资运输基本上依靠水运。 从隋代修建大运河到元代修改大运河航道,淮安成为大运河与其他几条河流的交汇处,并迅速成为水运枢纽和盐运枢纽。中心。 我国北方地区对江南地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物资的需求量非常大。 大运河的重要性非常重要。

明清两代,都设立了著名的漕运总督署。 淮安府设水运总督府,地处大运河转运中心。 清朝统治时期,淮安府辖山阳县、清河县、盐城县、富宁县、安东县、桃源县6县,时称怀柳县。 清朝统治末期,设立江淮行省,省会设在淮安府。 然而,江淮省只存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1912年,统治200多年的清朝灭亡后,我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江苏省经济发达,地理位置重要。 各地军阀相互争夺,对江苏各地的经济造成极大损害。 再加上洪水、蝗灾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江苏各地人民的生活十分悲惨。 转眼间,我们已经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阶段。

起初,由于实际管理需要,暂时撤销江苏省,设立苏北行政区和苏南行政区。 行政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临时划分,与各省划一。 建国初期,我国除了两个行政区外,还设立了川北行政区、陕北行政区、旅游大学行政区等一系列行政区。 过于复杂的部门划分不利于经济发展。 1952年10月,撤销苏北、苏南行政区,改组江苏省。

江苏省各地设立了多个特区。 淮阴区设立后,辖10个县,即:淮阴县、怀宝县、泗阳县、沭阳县、灌云县、宿迁县、睢宁县、新安县、郫绥县、涟水县。 1950年,撤销淮阴地区怀宝县,将所辖各乡镇、村庄分配给周边几个县。 同时,淮阴地区设立清江县级市。

根据实际需要,1953年,将淮阴专区所辖睢宁县、郫绥县等3县划归徐州专区管理。 本轮区划调整后,淮阴区区划框架调整为1个县级市、6个县。 1954年,盐城专区所辖的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管理,淮阴专区区划框架调整为1个县级市、7个县。

1955年,因管理洪泽湖的需要,将安徽省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淮阴区管理。 1956年,淮阴地区在部分县、镇的基础上设立洪泽县。 20世纪50年代末,淮阴区的区划调整为1个县级市、10个县。 1958年,江苏省新一轮区划调整,撤销淮阴县,划入清江县级市。 几个月后,清江县级市更名为淮阴县级市。

1964年,淮阴地区重组淮阴县,同时淮阴县级市再次更名为清江县级市。 20世纪60年代中期,淮阴地区盱眙县划归六合地区管理。 20世纪60年代末,全国地市全部改为地区,淮阴专区更名为淮阴地区。 1971年,六合地区的金湖县划入淮阴专区管理。

1970年代初,淮阴地区的区划框架调整为1个县级市和12个县,即:清江县级市、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宿迁县、泗阳县、连阳县、水县、淮阴县、淮安县、洪泽县、泗洪县、盱眙县、金湖县。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江苏省辖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区划调整。

1983年,撤销淮阴专区,设立地级淮阴市。 同时,撤销县级清江市,设立清河区、青浦区。 淮阴地区辖12个县,其中11个县划归淮阴市管理。 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管理,进一步扩大了连云港市的管理范围。 随着淮阴市各地区的不断发展,1987年,撤销淮阴市的宿迁县、淮安县,设立宿迁县级市、淮安县级市。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淮阴市的区划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1夜店招聘网6年前,宿迁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淮阴市辖的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3个县划归淮阴市管辖。归宿迁市管理。 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管理。 本轮区划调整后,淮阴市管理范围减少4个县,区划框架调整为2个区、1个县级市、5个县,共有8个区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淮阴市的发展,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 2001年,淮阴地级市更名为淮安地级市。 同时,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滁州区,撤销淮阴县,设立淮阴区。 2012年,淮安市滁州区更名为淮安区。 2016年,淮安市清河区、青浦区撤销,合并成立清江浦区。 同年,撤销洪泽县,设立洪泽区。

截至2016年,淮安市三区四县的区划框架已完全形成,共有7个区县。 出于区域发展的统筹考虑,进入21世纪后,淮安市先后设立了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淮安新区等多个新区。 这些新区属于功能区,一般不纳入计算范围。

我国各地有关区划调整的故事还有很多。 笔者会在以后的文章中慢慢和大家聊。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