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宣武区并入西城已经8年了,周末闲着没事就在琉璃厂一带的后孙公园巷子里闲逛。 我无意中看到电线杆上贴着一张黄色卷发的告示。 上面依稀可见两个字:“玄武”,我立刻就被感动了。 数千。
玄武区名称源自玄武门,取《东京府》中“武节为玄”、“武宣”之意,与“崇文”相对,即“左文右武”。
古代无论三教、九流,从南方走官道进入北京的人,都必须进入昌邑门(今广安门)。 因此,宣南各省会馆云集,名人故居比比皆是。 他们雍容华贵,包罗万象,人文民俗历史十分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宣南改称宣武区。 2010年,宣武区与西城区合并组建西新城。
事实上,我们知道“玄武区”行政概念的废除并不会导致宣南文化的衰落,但作为“玄武人”成长起来的这群人在情感上仍然属于老宣武。
这些彩色照片都是玄武还叫玄武的时候拍的。 有一本口述历史书,叫《宣武区消失之前》。 如果您有兴趣,可以购买并阅读。
陶然亭地区的旧貌,那么多大院子,已经看不到了!
珠市口地区住宅。
南横街购物中心曾经是陶然亭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20世纪90年代,珠市口西街上,两边的建筑只要三层就算高了。
宣武门外大街,至今仍存的教堂。
天桥南街的中华电影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电影院,自20世纪50年代就已存在。 你还记得在那里看过什么电影吗?
如今的菜市口虽然繁华多了,但仍能依稀看到昔日的影子。
菜市口地区的住宅。
永安路、天桥市场斜街北口。 当时街上还有公用电话。
珠市口西的凯明电影院始建于1912年,在当时的南城是绝无仅有的。 天桥的著名演员很荣幸能在这里演出。 它于2000年被拆除。
胭脂胡同的南口,虽然不长,但当时里面有十几家一流的妓院。 据说“香车络绎不绝,卖淫场面十分猖獗,顾客彻夜震耳欲聋”。 明代《告天下》。 据说《》中著名的苏三就是被卖到这条巷子里沦为KTV的。 即使你不知道故事的具体细节,你也一定听过经典京剧歌曲《苏三七解》。
离长春街不远就是宣武医院。 合并区时,很多宣武人抱怨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解释自己将来出生在“西城区宣武医院”。
广安门内的主要街道十分空旷。
老牛街,不知道还有谁还记得输入胡同(原名“熟肉胡同”)的清真小吃,真是太神奇了。
水果巷、胡同、报摊、大叔,充满北京味。
虎坊桥路口的金阳酒楼,他们的贵宾室原来在纪晓岚故居。 小时候,有幸在季达家吃到了脆皮鸭。
买首饰就看菜百!
米市街自明代就有,自古就是热闹的集市。
琉璃厂难得一照,大十五路过。
崇文区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侧,东与朝阳区接壤,南与丰台区接壤,西与宣武区接壤,北与东城区接壤。 它曾经是北京最小的市辖区。
它的名字自然来源于崇文门。 崇文门是北京内城南城墙的东门。 是元代大都文明门南移后重建的。 明正统年间,重修九门,并增建射箭楼、门楼、瓮城门。 依据《左传》中的“崇文德业”,改名为崇文门,与玄武门相对。 民间又俗称哈德门、海岱门。 ,甚至被昵称为:地狱之门。
1952年,北京市早期划分的第七区更名为崇文区。 取消第九区建制,其东半部划入崇文区。
1955年至1958年,广渠门、东便门外大桥以东、永定门火车站一带、前门以南、沿前门大街西侧至珠市口以东等地区逐步划归崇文区,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崇文区。崇文区. 著名的“老崇文”。
2010年,撤销崇文区,与东城区合并,组建新的东城区。 从此,崇文区成为历史。
杨市口的南半部因为靠近花市街,所以非常繁华。 这里有小吃店、肉店、合作社、理发店、粮店、评剧团、蔬菜站、羊肉店、炒肝、人气电影院等。 但当年这里的建筑设施比较简陋,1号夜总会招聘网9年就着火了,再也没有恢复营业。
在崇文门外大街上,那个建筑就是崇文文化中心。 我记得地下有静儿殿吧? 这与《零2》和《街头霸王》是一样的。
磁器口,看后面的大牌子:我爱辛崇文。 那时的崇文还是“新”的! 顺便说一下,这里再往南,有一个卖生鸡蛋的。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带了很多给我的家人......
东兰干市金鑫豆汁店。 琅琊城是老北京南城的几个“老市场”之一。 金鑫豆汁店是一个没有多少人知道的老字号。 现在是老磁器口的“继承者”,豆汁也有不少,但没有金鑫牌的。
这里是广渠门的住宅区。 远处是培新街电信大厦、安华大厦和汇文天文馆。
崇文门菜市场,小时候吃的黄瓜比现在好吃多了!
崇文门硬门酒店因崇文门的别称而得名。
这就是当年的崇文门外大街。 你看,这条路上一共有多少辆车?
金鱼池站,只有106路和707路。这片区域原本是用来饲养小金鱼的,也是清朝人们游玩的圣地。 不过,后来却因为龙须沟的臭味而名声大噪。 幸亏后来得到了管理,才没有造成太大的麻烦。
珠市口东街。 和现在比起来,有点认不出来了。
东半壁街,这条巷子成为当时的“危改”工程之一,编号为六号,因此这一带也俗称“六号”。
位于药王庙的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是崇文区重点中学,也是北京市第一所公办中学。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进入这样的学校并不是那么困难。 但现在...
北京市崇文区原北水关回收站。
巷子牌子有点模糊,不过看起来是东三条花市。
在崇文三里河,三里河商场后面原来有一个澡堂,可以洗澡。
两广路扩建前,公交车为23路,至今仍在这条路上运行。 公交车旁边的红色棚子看起来像一家理发店,店主姓马。
体育场路,远处的夕阳,天坛的剪影,毫无情感,谁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我想崇文的孩子们都知道“永外”这个词……这里最著名的学校是114中学。
崇文区图书馆地方不大,去的也只有几所学校的学生。
新建的新世界是崇文利用的为数不多的购物中心之一。 我小时候经常在地下滑冰,我记得那里有一个鬼屋!
这是北京第二体校内的跳伞塔,是崇文的地标之一。 旁边曾经有一条赛道。
你们北京的游乐园现在被拆除了。
这里是珠市口东街的劳动防护用品大厦。
安乐林公园至少有60年的历史,素有“小森林”之称。 有一个西门总是锁着的,孩子们会试图挤过去。 随后,14号线修复并关闭。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