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体检都是宝宝成长的一个里程碑!
有些疾病在宝宝婴儿时期就已经萌芽,体检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威胁,采取相关措施,减少这些疾病对宝宝的不利影响。因此,专家建议宝宝在三岁前,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体检,对体检中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
每一次体检都是宝宝成长的一个里程碑,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哦!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宝宝体检的那些事儿。
婴儿体格检查标准
关于宝宝的体检标准,比较重要的有三项:身高、体重、头围。
1.宝宝的身高
一岁之前,宝宝身高增长速度呈递减趋势。前三个月增长最多,平均每月增长3至3.5厘米;四至六个月,每月增长约2厘米;七个月至一岁,每月增长约1至1.5厘米。
所以宝宝一岁时身高大概是出生时的1.5倍,宝宝一岁前是身高发育的重要阶段,要保证营养供给,科学喂养,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2. 宝宝的体重
婴儿出生时合理的体重范围大约是2.5-4.0公斤。出生前三个月体重增长最明显,平均每月增加750-900克;四至六个月,每月体重增加约600克;七个月至一岁,每月体重增加约500克。
累计起来,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只有其一岁时体重的三分之一。事实上,婴儿的体重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但理想的变化应该是正常体重的10%左右。
一旦体重增长超过20%,就可能是肥胖了,同样,体重下降超过15%,也是不正常的,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是其他疾病,建议去看医生。
3. 宝宝的头围
宝宝大脑和头骨的生长发育,都体现在头围的数据上。具体测量方法是用软皮尺从宝宝后脑勺凸出的部分绕一圈至额头。在头六个月,宝宝的头围大约增加6到10厘米,到一岁时,已经增加了11厘米左右。这也是人体大脑和头骨发育最快的阶段。
宝宝体检结果对比图?
从新生儿到3岁,宝宝一共需要接受10项体检。
需要进行10项体检。一岁以下的婴儿应进行7项体检:
第一次体检:出生后 第二次体检:出生后28天 第三次体检:出生后42天 第四次体检:宝宝4个月时 第五次体检:宝宝6个月时 第六次体检:宝宝9个月时 第七次体检:宝宝1岁时
此后,还将在1.5岁、2岁、3岁时进行体检。
下面主要详细介绍体检项目、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
01
首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刚出生时、宝宝1个月时
●体格检查项目:皮肤颜色及其他身体部位、心率、刺激后反应、肌肉紧张度、呼吸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通常是出生后立即检查,如发现宝宝有任何异常,可及早治疗。
02
第二次体检
●检查时间:出生后28天、出生后1个月
● 体格检查项目:身高体重、头、眼、耳、颈、胸、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腹部及步态、臀部、脊柱裂、生殖器及肛门畸形、男婴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四肢是否有多指或并指、大腿能否均匀伸展
●检验项目:
●温馨提醒:满月体检尤为重要,此时也应该给宝宝办理免疫接种卡,确保及时接种疫苗。
03
第三次体检
●检查时间:出生后42天、出生后2个月
●体格检查项目: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发育智力评估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42天体检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他出院后第一次在医院进行的身体检查,也是监测他生长发育的开始。
*重点项目解读:
智力发育评估:医生一般会通过拉宝宝坐起或抱起宝宝直立头部的能力来测试宝宝的直立能力,给宝宝玩具测试宝宝的手抓握能力,用移动的卡片或玩具测试宝宝的追踪能力,用摇铃测试宝宝的听力,并询问家长宝宝语言发育情况。如果有疑问,会用神经行为测试来进一步评估宝宝的智力发育情况。对于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04
第四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4个月
●体检项目:称重、测量身高、测量头围、听心跳、检测视力、检测听力、检查动作发育、验血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去医院体检时,最好给宝宝准备好奶粉和奶瓶,避免检查后等待时间过长或宝宝挨饿,最好也给宝宝穿上纸尿裤。
*重点项目解读:
1、骨骼强度测量:对宝宝骨骼中钙含量进行评估的测试,可以更直观、准确地了解宝宝是否缺钙。
2、发育智力评估:一般四个月的宝宝能主动翻身,俯卧时能抬头90度挺胸,坐起时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头部能直立,有主动抓握意识,能追随图片或玩具达180度,听到声音能转头寻找来源,笑时能发出声音,偶尔能发出“b、p、m”的声音。医生会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来测试宝宝的神经行为能力。如果有问题,可以做进一步的智力测试,对宝宝的智力发育情况做一个综合评估。对于智力低下的宝宝,可以及时进行家庭干预和早期康复治疗。
3. 血常规检查:孕期母亲贫血的话,可以做血常规检查,了解宝宝是否贫血,如果贫血,需要适当补铁,但一般不是必须检查。
05
第五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6个月
●体格检查项目:称重、测量身高、测量头围、测量胸围、视力检查、听力检查、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评估发育智力、血液检查、骨骼检查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部分宝宝已经开始长牙,会经常流口水、磨牙,家长要给宝宝做好口腔卫生护理,预防口周湿疹、蛀牙等。
*重点项目解读:
1、牙科检查:乳牙萌出时间因人而异,过早或过晚萌出都会影响宝宝牙齿发育及辅食添加。一般宝宝六个月大时两颗下切牙就开始萌出,医生会检查宝宝出牙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2、发育智力评估:六个月的宝宝能灵活翻身,能独自稳定、长时间坐着,能向各个方向转动,能主动抱腋下迈步,能双手间转移玩具,能抓取小物件,叫名字时有反应,偶尔会模仿发音,甚至会说出“爸爸、妈妈、打”等词语,能理解语言与动作、物体之间的联系,有明显的羞怯感。医生会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对宝宝进行检测,观察宝宝的反应,并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3、血常规检查:孕期母亲贫血的话,可以做血常规检查,了解宝宝是否贫血,如果贫血的话,需要适当的补充铁剂。
06
第六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9个月
●体检项目:称重、测量身高、测量头围、视力测试、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微量元素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家长应帮助宝宝保持口腔清洁,少给宝宝吃甜食,预防蛀牙。
*重点项目解读:
1、牙齿检查:9个月的宝宝通常有2-4颗牙齿,医生会检查宝宝出牙情况,了解宝宝是否有龋齿,指导家长帮助宝宝进行口腔卫生护理。
2、发育智力评估:9个月的宝宝能手膝爬行,能由仰卧坐起转为站立、坐下,能很好地在各种体位、姿势之间切换,能借助东西站立、迈步,有拿、放的意识,能用拇指、食指捏小物件,能戴上瓶盖、杯子等,能清晰地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能理解语言与动作的联系,能执行简单的指令,能识别身体部位,模仿父母的肢体动作。
3、微量元素检查: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检查血液中钙、铁、锌、硒、铜、镁及血铅的含量。宝宝出生后,前半年内母亲所带的各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充足,无需做微量元素检查;半年后母亲所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尽,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就很有可能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根据医嘱适当补充。
07
第七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12个月
●体格检查项目:称重、测量身高、测量头围、视力测试、听力测试、动作发育检查、口腔检查、血铅评估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如果宝宝一岁后还没长牙,说明出牙延迟,这可能是缺钙导致的,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及时补钙。
*重点项目解读:
1、牙齿检查:一岁左右的宝宝通常有6-8颗牙齿,医生会检查宝宝出牙情况,了解宝宝是否有龋齿,指导家长帮助宝宝进行口腔卫生护理。
2、评估智力发展:一岁宝宝已经能爬过障碍物、独立站立一段时间、借助物体行走。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增强,已经能搭积木、滚球、伸手拿玩具、翻书页、画画、学会涂鸦。能听懂更多语言,学会用点头、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能“跟着音乐跳舞”、“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甚至能说出“抱、拿、给、走、要”等简单的话。
08
第八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18个月
●体格检查项目:称重、测量身高、测量头围、检查颈部、耳朵、眼睛、牙齿、腹部、胸部、生殖器等,心肺及心率检查,粪便及血红蛋白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孩子1-2岁时,应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重点项目解读:
牙科检查:医生会检查宝宝出牙的情况,了解宝宝是否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助宝宝进行口腔卫生护理。
09
第九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2岁
●体检项目:检查身高、体重、头围,测心肺及微量元素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2岁是宝宝成长历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宝宝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已越来越呈现出幼儿的特征。
*重点项目解读:
微量元素检查: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检查血液中钙、铁、锌、硒、铜、镁及血铅的含量。宝宝出生后,前半年内母亲所带的各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充足,无需做微量元素检查;半年后母亲所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尽,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就很有可能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根据医嘱适当补充。
10
第十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3岁
●体检项目:称重、测量身高、测量头围、视力测试、口腔检查
●检验项目:
●温馨提示:宝宝20颗乳牙已全部长出,要注意蛀牙、牙龈炎等。
*重点项目解读:
牙科检查:医生会检查宝宝出牙的情况,了解宝宝是否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助宝宝进行口腔卫生护理。
体检可以发现的疾病
1、孩子无论超重、过瘦、矮小、抵抗力低下,都可能与营养性疾病有关。虽然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还是很高,比如消化不良、贫血,以及某些慢性病,都可能引发营养性疾病。
2、人的心脏每天跳动约10万次,如此繁重的工作负荷,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成为猝死的原因之一。除了众所周知的先天性心脏病,人们还面临心肌问题的风险,这种情况在儿童中也有发生。由于心肌功能代偿能力强,潜在的问题不易##,心肌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只有通过体检,才能监测心脏健康。
3、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很高,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乙肝病毒是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元凶,所以接种疫苗一定要及时有效。通过体检可以发现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是否减弱或者消失,必要时要及时接种疫苗。
4、脊柱侧弯可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脊柱疾病、身体发育不对称、腰腿疼痛等。除了先天性的骨骼和肌肉畸形外,不良的坐姿也常常影响脊柱的健康发育。脊柱侧弯也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病情,非手术治疗,加上积极正确的体育锻炼,可以矫正脊柱侧弯,减少手术带来的疼痛。
5、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只有通过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才能预防。肥胖的危害很大,不仅会引发心血管、内分泌代谢等疾病,还会影响智力等方面的发育。
6、只有孩子出现耳朵疼痛或者耳道流脓的时候才会想到去看耳鼻喉科医生。儿童听力下降很难发现,不要等到出现听力下降才想到治疗。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7、弱视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弱视必须从小治疗,如果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将无法逆转。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很难发现孩子患有弱视,只能通过体检才能发现。
宝宝体检时要注意什么?
体检前一晚最好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体检时最好穿宽松舒适的衣物,方便穿脱。体检是给宝宝看的,所以一定要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去体检,这样宝宝才能更好的配合检查。
1. 指定体检地点并提前预约
婴儿出生后最早的体检一般在分娩医院,或当地妇幼保健院进行,后续体检可安排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带宝宝去体检前,最好提前了解相关体检场所的时间安排,然后选择工作人员正常上班时间前往体检,避开上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堵。如果时间安排不合适,可以自行调整。如果可以网上预约,最好提前预约。
2. 所有文件已准备就绪
将宝宝的体检手册、医生指导手册、宝宝的疫苗接种手册放入固定的文件袋中,体检时随身携带,方便医生参考宝宝历次体检结果。
3. 提前准备问题,多问医生
宝宝体检结束后,应及时将自己对孩子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眠、饮食等方面的问题咨询医生。宝宝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眠、饮食等方面的问题咨询医生,应及时将自己对宝宝生长发育、智力行为、#眠、饮食等方面的问题咨询医生。同时,应认真记录医生的嘱咐,以免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