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tingjie8688
- 备用微信:azun868
提起嘉兴,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得天独厚的区位,东上海、西杭州、北苏州、南宁波,被四座一线城市围合的嘉兴,放到全国来说都是独一份。
“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这个标签一定是不可忽略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嘉兴这座城市近十年的发展史。
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KTV,长三角城市群范围确立,嘉兴,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开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KTV,提出优化提升沪杭主轴带,嘉兴,是沪杭主轴带上,唯一的地级城市。
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KTV,嘉兴,作为杭州都市圈的成员之一,开始了“杭嘉同城”的步伐。
2017年4月3日,嘉兴成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承接上海的产业、教育等一系列利好,“沪嘉同城”由此开始。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揭牌成立,嘉兴嘉善、江苏吴江、上海青浦,这三座原本分属于三个省(市)的城市,逐渐融为了一个整体,行政区域之间的壁垒正在慢慢消失。
2021年2月22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重磅发布,嘉兴南湖、平湖、海盐、海宁成为了其南向拓展带,将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
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嘉兴的城市能级已经实现了飞跃,在2020年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纳入二线城市范围,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谁都没有想到,嘉兴,这座曾经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闻名于世的浙北江南小城,摇身一变,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南翼的一颗璀璨明珠!
NO.1 | 壹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近日,嘉兴市政府发布了《嘉兴市综合交通规划(2019-2035)》批前公告,谋划了嘉兴市未来15年的交通发展格局,涉及航空、铁路、轨道交通、高速系统等各个方面。
其中,铁路规划尤为瞩目,嘉兴谋划了与周边城市相连接的8条通道,“轨道上的嘉兴”终将到来。
嘉兴首条城际铁路——杭海城铁6月底开通在即,生活在海宁主城区的居民,终于不用苦恼坐动车不方便,海宁西站18分钟,余杭高铁站30分钟,完美衔接杭州地铁一号线,通达杭州各地区,“杭海同城”已经成为了现实,未来杭海城铁还将经由王店通至嘉兴市区,逐步实现“杭嘉同城”。
明日观地产
海宁主城区到杭州,未来只需要半小时!#嘉兴
视频号
沪平盐城际铁路规划年底开工,海盐、平湖到上海南站之间的距离,缩短至3600秒;通苏嘉甬铁路规划年底开工,嘉兴与苏州、宁波,将不再绕道,实现直达;沪乍杭铁路、沪嘉城际、嘉湖城际有序推进。
明日观地产
以后,海盐、平湖的朋友们,坐这条铁路就可以直达上海南站咯!#嘉兴
视频号
到2035年时,嘉兴与周边城市实现“一小时都市圈”,构建起“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际/市域轨道-有轨电车”多层次、一体化轨道体系,嘉兴南站,将汇聚多条铁路,以它为核心的高铁新城,是嘉兴面向世界的门户,大上海南翼枢纽都市,正在呼之欲出!
No.2 | 贰
产业与人口,是城市腾飞的必要条件,作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与杭州都市圈核心成员,嘉兴承接产业速度明显加快,G60科创走廊嘉兴段架构初步显现。
五年来,嘉兴搭建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和5个高层次专家“百人会”,建成8家省级以上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414家和6064家。
中国汽车制造龙头——长城汽车择址平湖打造整车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
全球锂电池行业龙头——锂能沃克斯公司投资的荷兰绿色智能新能源项目落户嘉善;
全球厨电龙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择址经开区建设中国区域厨卫基地;
……
这,还只不过是嘉兴近年招商的项目中,一个小小缩影。2020年,嘉兴市新签约总投资超百亿项目17个,引进超亿美元项目59个,位列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26.5亿美元,增长14.4%,总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二。
越来越多的全球知名品牌将区域总部或制造基地选择在了嘉兴,这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下,周边一线城市的产业外溢和嘉兴诚意十足的招商政策,密切相关。
同时,嘉兴的人口增长同样惹人注目,2019年,嘉兴人口新增为7.4万,仅次于杭州、宁波,位列全省第三;2020年,嘉兴人口年均增长率,以1.0%超越了宁波,位列全省第二。
相比之下,江苏南通,2019年的人口新增仅为8000人;隔壁“好兄弟”湖州,2019年的人口新增为3.3万人。
嘉兴的人口增长,能够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脱颖而出,除了城市发展的不断向好、产业导入的人口需求,嘉兴也KTV了一系列中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在薪资待遇、住房保障等各个方面给予补贴优待,吸引他们选择嘉兴,憧憬未来,追梦长三角。
成果是喜人的,今天的嘉兴,省级引才计划、省级海外工程师、省领军型团队入选数分列全省第1、第1、第2,新引进大学生首超10万名,硕博人才超6000名;五年来,嘉兴全市范围内,引育院士等顶尖人才151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07名。
到2025年,嘉兴将高规格打造G60科创走廊嘉兴段和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数字嘉兴”,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吸纳更多的产业、吸引更多的“新嘉兴人”。
NO.3 | 叁
高等教育,是嘉兴在长三角一体化之下,另一个值得说道的地方。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整个大嘉兴范围内,目前已经拥有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嘉兴学院、嘉兴南湖学院、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上海杉达学院嘉善光彪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7所高等院校,在浙江省名列前茅。
2021年的这一条重磅消息,更是把嘉兴推上了各版头条。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生院选址嘉兴秀水新区,2022年8月底将交付,二期计划招收本科生!
待到这所学校建成之后,嘉兴将成为继杭州之后,全省第二个拥有“985”院校的城市,这不仅能够提升嘉兴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更为嘉兴乃至长三角的发展,输送高端人才。
NO.4 | 肆
正是在诸多因素的加持之下,嘉兴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人赞叹。
2020年,嘉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5%、增速列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总量列全省第三,5个县(市)全部超百亿,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8.8网络投稿,进入全国所有城市20强。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许下了2025年力争破万亿,人均GDP15万以上的豪言壮语,随着近几年招商的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会为嘉兴经济的发展增添马力,奋起直上,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未来的嘉兴,将高能级打造全省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顺应城市群经济发展趋势,以城市品质国际化为引领,突出融沪、连杭、接苏、通甬,“东西南北中”全域融入长三角城市群。
这几天,我看了不少关于嘉兴新闻下面的评论,绝大部分都肯定了嘉兴这几年来的发展,觉得嘉兴是有潜力成为浙江省的一匹黑马,并和已经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南通作对比,认定嘉兴就是下一个南通!
其中有一条评论,让我记忆犹新,就以它来做结尾吧。
“10年前,我第一次来嘉兴的时候,它还只是浙江一座普通的地级市,不出彩,甚至身边的人只知道南湖,却不知道嘉兴;
10年后,我又一次来到了嘉兴,遍地的高楼大厦、繁华商业,这就是“嘉兴速度”,这是一座充满机遇的城市,现在的我,很想留在这里生活,因为我看到了我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