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是杰克·特劳特和阿尔·里斯。 本书提出的定位概念被称为历史上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概念。
什么是定位
当我们提到定位这个概念的时候,就会有这样一个话题,定位过时了吗?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定位的概念。 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企业经营的本质是获取客户,因此竞争的战场不是线上或线下,而是在用户心中。
我们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 我们将日常所需的产品品牌存储在大脑中。 店内的储藏就像超市一样,各个系列的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也就是说,我们只会把一些我们认为最好的产品品牌放进我们的大脑中。 这就是我们心理运作的机制。
如何进行有效定位
了解了定位的概念后,我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定位。 书中提到了几种方法。 一是领导者的定位,就是首先占据一个品类的空位,保持原有的理念。 比如广药集团从加多宝手中收回王老吉品牌时,没有工厂、没有渠道、没有专业人员。 但后来,王老吉的产品重新推出后,重新夺回了凉茶的市场份额。 也就是说,王老吉已经牢牢占据了我们用户的心智。 它代表着原创性,是花草茶品类的代名词。
另一个是追随者的定位。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寻找空缺,一种是抢占空缺,也就是排挤别人。 这里我重点讲一下找空缺的定位方法。 《定位》一书中提到了几个找空缺的案例,比如高价低价策略,比如高价威士忌、高价奔驰汽车。 另一种策略是在时间维度上寻找空白,比如晚上吃的感冒药。
3 定位分析模型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我们从书本上理解这些内容时,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定位概念是一系列的梳理,一共22本书。 事实上,它的知识体系分散在不同的书中。 如果我们从一本书中读到其中的一部分,那就很难理解了。 所以我这里给大家画了一个模型,是一个三维模型。
让我解释一下,该图的 Y 轴是级别。 这些级别基于客户需求并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 产品分为五个层次:产品、服务、体验、社交、成功。 比如刚才提到的价格较高的奔驰,其实就属于这个级别的成功。 它不仅仅是更高的价格,更是个人成功的象征。
X 轴是产品的尺寸。 比如产品的分析维度包括价格、性能、包装、可用性、生命周期等。有一本书叫《蓝海战略》,就是根据不同的维度寻找空间,设计自己的策略。 。
结合不同的产品级别、产品、服务、体验、社交互动和成功,每个级别的产品在其维度上都有很多要素。
Z轴是场景。 比如晚上吃感冒药,其实是从时间角度来区分的。 有些是白天拍摄的,有些是晚上拍摄的。 另外,还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区分。 例如,家庭和工作属于不同的空间。
上面,我称之为“定位三要素分析模型”。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是一个三维空间。
3 定位分析案例
我们一起来用这个模型来结合书中的案例分析。 本书讲了三个案例,即企业定位、国家定位和产品定位。
3.1 公司定位:孟山都
孟山都是一家化学公司。 其定位策略是寻找差距,将自己定位为行业领导者。 其宣传的主题是化学物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好处,从而帮助人们了解化学物质带来的各种好处。 因此,作为行业代表,他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它真正推销的不是产品,也不是产品的服务水平,而是在更高的产品水平元素中占据空间。
3.2 国家定位:比利时
比利时有一家航空公司想要增加其市场份额。 当时航空公司的传统战略是提高餐食和服务质量。 但事实上,即使这家航空公司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也没有办法吸引顾客。 为什么? 因为没有人想去他们不想去的地方。
因此,航空公司在这一场景元素中采取了占据空间的视角。 当时的宣传策略是将比利时打造成一个旅游目的地,让每个人都可以访问比利时并乘坐他们航空公司的交通工具,以提高其表现。
3.3 产品定位:奶球
奶球制品公司发现大部分糖果都不能食用,孩子们用辛苦赚来的零花钱买的糖果都被吃光了。 因此,它在产品维度元素中占据了空间。 奶球产品的主要产品特点是比较耐用。
通过我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定位的概念。 同时希望定位三因素分析模型也能帮助大家进行有效的定位。 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共同成长。